您的位置  文化资讯  旅游

小时候的端午节,真是太有意思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6-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秋和重阳是和稳重端庄的,赏月、登高,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乐趣寥寥。相比之下,端午节身上浓浓的巫术气质,让这个日子的仪式感有趣的不真实。孩子对于楚辞里的长吁悲怒是不明白的,夏天的端午节,直涌出一簇簇原始习俗的新鲜劲儿。

端午将近,家家户户就会准备五彩线绳,拧成一股,戴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有的人家甚至会做个五彩五彩线绳的小戒指给娃娃戴上,严密至极,仿佛这样才能周密的防护,五毒不侵。这样的习俗,在汉代就开始了,按照《后汉书》的说法,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驱邪避瘟。五色丝线还被称为“避兵缯”、“长命缕”等。汪曾祺先生也在书里这样描述过类似的习俗:“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等到五月下旬,再将彩线剪短,丢到下水道里,好像让这半年积攒的晦气和杂病一同流走。

▲挽在手腕上的五彩线绳

农历五月的天气,万物的心思都活络,毒虫也不例外,端午节,便是一个驱虫的开端。驱虫的仪式,也充满巫医色彩,首先就是在门上贴符,符边还要固定一束艾叶。符的样子,民间都会用彩纸用BV包同款编织的手法来做,可以是单纯的彩色几何图形组合,也可以是公鸡、马和老虎等,几何图形有种拼布艺术的拙朴之趣。

▲家家户户门上的“符”

动物形象,就更是憨趣了,也有用剪纸作为符来贴在门上的,大公鸡最受欢迎,因为尖嘴锋利,看着最能将毒虫一网打尽。符除了贴门上,还会在小孩的衣服上固定,端午那几天,你会看见满城的孩子身上挂着各式的动物咒符,花红彩绿,煞是可爱。

▲充满民间艺术意趣的虎符

除了这些,家家户户还会做一种长得像粽子的香角子,用硬壳纸编成菱形八角空心壳,里面可以放驱虫的香料,然后也是用五彩线绳,细细缠上,挂在屋子里,像风铃一随风摇摆。

我最喜欢的,还是艾草,房间里一定要挂上几束,在端午当天,还一定要放在洗脸盆里泡着,等水里都是草木的香气以后,再用来洗脸。

▲用艾草泡过的水,清香客人

整个端午,都有着一种奇异的色彩,香草浓郁的味道浸染气氛,五彩的线绳和符咒上演驱邪避难的戏码,为了讨一个好彩头,我们真是不畏辛苦。

端午节的有趣,不仅在于仪式种类花样繁多,而是一股天真劲儿,大人们对于习俗的一一严格执行,相信用五彩丝线和纸折的大公鸡即可驱邪避难。除了外面的形式,我们用来去五毒的方式,更多还是用吃的形式,炒五毒,在山东和江苏有些地方会把葱、姜、蒜、香菜和辣椒这些刺激性的香料炒在一起,同样的思路,江苏则把木耳、金针菜、韭菜、银鱼和虾米合炒。

当然,这些遗留下的风俗远不如古人的热闹,北宋的开封人们会准备丰盛的果子点心来祭拜,《岁时杂记》里记录了祭祀清单:“京师人自五月初一日,家家以团粽、蜀葵、桃柳、杏子、林檎、李子,焚香或作香印,祭天者以五日。”而作为端午节相互赠送的礼品,也比现代人单一的粽子有趣的多,《东京梦华录》里是这样记录的:“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不仅如此,开封人还会像过年一样张罗宴席聚会:“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想一想,都觉得清香扑鼻,淡雅清闲。

宴席已散,符咒消减,我们的端午节,如今只剩粽子这个重头戏了。

说到粽子的形态,中国人真的很喜欢“混沌”的食物啊。

大概是我们的祖辈们在一日日周而复始的劳作中难免有点审美疲劳,总想找个借口,打开宇宙混沌,重新开端。而食物,就是最好的入口。

饺子、汤圆、包子、馄饨、月饼、粽子,无一不是将食物的外皮做天地,馅料做一个模糊不清的小宇宙,等着上锅或蒸或煮完毕,就可以大口一吃,将这不分明的世界吞掉。这样通过嘴巴的开天辟地,可以反复咀嚼远古传说中的宇宙观。同样在西方的餐桌,天天用刀叉在盘中劈开食物,一遍一遍的重复摩西的奇迹。

端午节也不例外,西晋周处《风土记》里面就有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一名粽,一名曰角黍,盖取阴阳相尚未分散之时像也。”粽子里萦绕在一起的糯米、豆沙、火腿、蛋黄,静静的在绿色的叶子里重新打造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景象。

粽子的结构,在北方一派的食物中是个另类,不仅打破了北咸南甜的传说,在冷热吃法上,也和南方不同。记忆中的粽子,不是现在反复加热,叶子已棕黄的样子,而是新鲜煮好后,迅速浸泡在冰水桶中,热黏黏的糯米在冰水里变的冰莹,一热一冷,也让芦苇叶的清香深深沁入米中,至于是红枣还是豆沙,其实也不太重要了。晶莹白润的糯米,就是一块糯米做的冰糕,在舌尖上会马上绽放自己的甜味,配上叶子的植物芳香,有种茶泡饭的清爽清雅,如果家里还会做糖稀,那就更美妙了,糖稀对于一口冰凉经糯粽子的口感提升,犹如夏夜新启的一瓶香槟。

除了北方传统的甜粽,我很想复制的,有两款,一是周简段先生在《神州佚文录》中记录的:“清宫中有“奶子粽”,即用奶酪浸米一夜后煮之,味美绝伦。民国后,北海仿膳曾有出售。”这已经不是糯米做的冰糕了,而是加入了奶酪的冰激凌啊。

二是杨梅粽,苏东坡写下的“时于粽里见杨梅”,给宋朝时流行的果品粽留下一点线索,是新鲜杨梅的甜美和莹白糯米的结合,还是用杨梅干作为果脯包裹在粽子里?古人对于食物的想象力,有时比我们开放的多,想想好像味道都不错,只是这样清甜的食物,还是适合放凉,甚至有点冰着吃,才不负这闷热的端午天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