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张家界

张家界地主客栈巴盐古道 千载沉浮焕新颜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9-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当时,大批的资金投入到新盐井的开凿上。同时,国民还主动给盐商们提供贷款,鼓励他们在生产中大量采用机械设备以提高效率和产量。

西沱,一个长江边上的古老小镇,巴盐古道的起点和货物集散地,因盐而兴的特质让它表现出与中国古代传统城镇的明显区别——没有城门、城墙,街道以商铺客栈为主,衙门、等建筑反而退让在街道背后。

这是一次关乎记忆的寻访,这更是一次有价值的历史重温——繁华盛景虽成追忆,但巴盐古道所散发出来的精气神,千载之下,铿锵回响。

“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哦,啷啰……”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便是石柱土家啰儿调的代表作之一,至今还在古道上原生态地流传着,而它的曲调正源自背夫在古盐上的声声吆喝。

但在此次探访中我们发现,褪去昔日喧嚣的这条千年盐道,正孕育着新的生机。

记者郑宇摄

川盐济楚盐道中的一支——巴盐古道,北起西沱,历经王家、鱼池、石家、黄水、枫木入鄂西利川,经咸丰、来凤进入湘西龙山,经永顺、大庸(张家界)、凤凰到吉首及黔东南地区,涉及渝、鄂、湘、黔三省一市,蜿蜒1000多公里。

“在‘川盐济楚’的国家行动中,巴盐古道承载着国家意志,并确定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地位。”李世平评价道。

盐商一家。

5月18至22日,我们与西南大学历史学教授李世平、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文管所专家一起,沿着祖先的足迹,寻访背夫后人和文化遗存,打捞岁月沧桑,为您讲述巴盐古道的兴衰沉浮。

《中国国家地理》如此定义:巴盐古道是继古代中国丝绸之、玉石之、茶马古道、古蜀道之后的第五大古道,是维系川渝鄂湘黔边区土家、苗汉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又一情感之、文化之脉。

史料显示,至1941年底,川东盐务管理局管辖区内各级盐务机构达42个,原湖北和豫南的淮盐销售地区均为川东盐务管辖区域,三峡井盐业进入“井喷”模式。1944年,仅盐税收入就占四川国税收入的60%,约占全国国税收入的25%。

近年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借助盐道效益,大力打造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链。在石家乡,曾因盐而兴的地主庄园——姚家大院等都被列入乡村旅游景点,不少村民们都尝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甜头。

商业,是古道存在的第一规则;,是集镇最核心的要素;包容,则是古建筑群呈现出的人性化。

时间回到1851年。

在巴盐古道上,我们意外发现,大部分穿心店的道都是从主人家房屋的一楼穿房而过,这种开敞式的布局其实就是店主人免费为人提供休息之处而设。在位于枫木乡的毛家老店,我们还看到露在室外的水缸和碗柜,那是店主人为让过背夫方便饮用而特意设置的。

一条焕发新颜的传奇之

食盐带来的蓬勃商机,让很多人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农民离开耕地加入背夫的队伍;商人倾尽家产开凿盐井、投资贩盐,巴盐古道在历史的推动下,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国民迁都重庆后,为解决战时资金短缺问题,也为弥补两湖地区短缺淮盐之苦,国民发起第二次“川盐济楚”运动。

西界沱码头,对岸就是忠县石宝寨。记者郑宇摄

青石板上深深的杵印,蕴含着一幅幅消失的画面——土家代繁衍,耕田放牛,吼、吹唢呐、唱土戏、跳大神……一代又一代走过他们的多样人生。

古集镇、旧客栈、老院子……行进在青石铺就的“三尺道”上,这些深藏其中的珠玑,仍然在诉说着淡淡的乡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通讯员谭红建、蒋屏提供)

一条生机勃勃的之

在绵延千里的古道上,在一个仅有54万人口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就聚合了国家级、市级和县级非遗项目137项。

云梯老街。

不仅是唱的,巴盐古道上的饮食也被神奇地“复活”。

蜿蜒而上的古盐道。

人们从未停止对这条生命之的依恋与探索——在探访古道的途中,我们一上都能偶遇自发前来的学者和驴友。在小众圈层里,徒步巴盐古道一再被他们提及。

吼着,走在石板上,背夫后代的表演再现了巴盐汉子的风采。

去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倒流水豆腐干”被认定为“重庆老字号”。这款由竹海山泉和黄豆精制而成的美食,因醇香可口、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曾为当年背夫们最喜欢的干粮。

从以盐立国的巴国开始,无以数计的巴盐和来自更远的川盐汇集到这里,通过盐运力夫的肩挑背磨,由巴盐古道源源不断地发往湖湘地区。作为“川盐济楚”的重要运输线和武陵山区物资进出的重要交通线,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将之形容为“武陵山民族走廊”,更是武陵山区内部各族与联系的生命线。

“我的爷爷当了一辈子的背夫,苦得很。”刘永斌说,这些啰儿调都是苦中作乐时唱的歌,“唱起来有股幸福与辛酸交织的味道。”

、包容、,这几乎是巴盐古道沿集镇的共同特点。这个特点,在我们的探访中不断得到佐证——盐道上分布的建筑多呈现出以青砖砌筑,马头墙、西洋柱等元素形成的合璧式样;而在居民的服饰上也有明显的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合的风格。

消息传到了朝廷,咸丰帝坐卧不安。湖广总督基向咸丰帝进谏,四川至楚地的盐道很通畅,既然两淮和广东的盐都进不来,何不从四川调盐?于是,“川盐济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随之出台。

这种、的也渐渐内化为人的性格与气质,让“古道热肠”在这行走的江湖里得到了立体的诠释。

同样是在西沱古镇,十几个老背夫的后代组成了巴盐汉子表演队。每逢节假日,他们背着扁背、穿着草鞋,迈着与祖辈相同的步伐,在云梯街上爬坡上坎,吼一声,喊一声幺妹,令多少游客驻足流连。

凭着这首调子,年过七旬的啰儿调国家级传承人刘永斌多次登上,走进中小学和各种大型演出舞台。被称为“土家歌王”的他,至今能唱100多首土家啰儿调。

在历史的暮鼓晨钟中,巴盐古道历经销盐、移民和战争,生生不息。而最让这里声名鹊起的,当属清末太平运动期间和抗战时期发起的两次“川盐济楚”运动。

去年1月,市规划局和市地理信息中心发布《重庆古道旅游地图》,重点推荐了包括巴盐古道在内的10条旅游条件较好的古道,驴友们争相购买,这里再次热了起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铁、公、水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在崇山峻岭间交织延伸,巴盐古道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条深沉厚重的历史之

老云梯街生记客栈。

“巴盐古道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母体,不断孕育出沿的集镇、客栈、院落,它们形成了庞大的文化、商业体系。”李世平说,盐道促成了城镇的产生,拓宽了人们的空间,城镇又吸引了大批的移民,从而形成了各族文化的交融与影响。

抗战时期,巴盐古道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1985年,《建筑》曾评价西沱镇:集思想、功能、地形、空间为一体的古代民居城镇;2003年,西沱被列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这里又被评为“巴渝新十二景”之一。

西沱旧貌。

一时间,从中坝转运至西沱的食盐与日俱增,连同它一起转运来的,还有长江上游和峡江其他地区的食盐,这些食盐转运至西沱,通过巴盐古道销往楚地。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由清军的长江水道,切断了淮盐行销湖南湖北的通道,导致楚地食盐告急。

“川盐济楚”政策实施26年,这期间,四川仅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运送的食盐就达80亿斤以上,上缴朝廷各种课税约合白银6.7亿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