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资讯  文化

揭秘:邓小平出门必带的两本书是哪两本?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7-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核心提示:邓小平也很喜欢看历史地理方面的图书。出门必带两本地图册,一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一本是《世界地图》,到每个地方都要打开地图知道自己的方位。

  “为了看书,淋点雨、走点路根本不算什么”

  1960年8月的一天,一早就下着大雨,来北戴河图书室借书的人自然不多,图书管理员小王坐在空荡荡的图书室里。

  电话铃响了,打电话的人要借一本世界地图和几本书,说是要研究一个问题。小王抱歉地告诉他:“这几本书按照规定不能外借,您如果需要,可以到图书室来看。”

  对方只好把电话挂上。这时,窗外的雨又下大了,“不会有人来借书了吧?”小王想着。

  忽然,图书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人带着风声雨水走进了图书室。他手里的雨伞流着水,挽起的裤脚也已经湿透。他把雨伞放到墙边,微笑着向小王走来,请小王把世界地图和几本参考书借给他看看。当小王把书捧给这位同志的时候,她发现:居然是周总理!

  周恩来朝她微笑地点点头。她喃喃地说:“总理,真对不起您。我不知道是您要借这些书,我应该给您送去,不该让您在大雨里跑来借书,耽误您宝贵的时间。”

  “哎,小同志,你把书管得很好嘛!”周恩来笑着回答她:“有一套制度,这样很好。没有章程制度办不好事,而且为了看书,淋点雨、走点路根本不算什么。”周恩来说完,就拿起书坐在桌边认真地查阅起来。

  周恩来冒雨看世界地图,邓小平也很喜欢看历史地理方面的图书。出门必带两本地图册,一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一本是《世界地图》,到每个地方都要打开地图知道自己的方位。

  “文革”期间,邓小平被下放江西。1970年11月,邓小平给中央写了到江西后的第一封信,特地附函,如果方便请有关同志把他的书托运过来。随后,便日日期盼着图书送达。后来,这些书籍陪伴了他蛰居江西的日子,他每日都读至深夜。

  “别看我是个粗人,我可知道‘孔夫子’的用处”

  彭德怀元帅性格刚烈,作战勇猛,被毛泽东誉为党内的“猛张飞”。其实,彭德怀也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他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别看我是个粗人,我可知道‘孔夫子’的用处。”这里的“孔夫子”,就是书籍的代名词。

  彭德怀早年虽上过一段私塾,但不久就因贫困辍学。他13岁到煤窑做工,闲暇时也不忘读书,之后的几十年里,更是书不离身。

  井冈山时期,彭德怀有很多仗要打,但他总要随身带上搜罗到的军事和政治书籍,挤时间阅读,有时在战斗间隙也会拿出来翻翻。他曾对通信员张洪远说:“没有文化干什么都难,等于睁眼瞎。我们天天打仗,不懂的事问不到先生,只有想办法多读些书,不懂就问书本。”

  不仅自己坚持挤时间读书,同时还要求大家注意学习。他常对身边的同志说:“谁看书,可找我来借,不读书怎么行?”他怕有人借书只是装装样子,曾将一些书页用饭粒轻轻粘上,当他们还书时,他总要翻看一下。如果粘住的地方掀开了,他就会点头微笑。

  有一次,一位同志来还书,彭德怀发现有些地方依旧粘住,就发脾气说:“你借的书根本就没看!”那位同志心虚地争辩:“您怎么知道?”彭德怀翻到粘着的书页说:“这不是嘛,我这里有点小科学试验,你看看!”那位同志红着脸说:“我明白了,下次一定改。”彭德怀眼睛一瞪:“你知道了我的秘密,可不要只把粘住的地方翻开,还是不看哟!”

  “文革”十年浩劫中,彭德怀身遭厄运,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书。他曾经对警卫参谋说:“我没有什么吩咐,就是惦记我那些书……”此后,彭德怀身陷囹圄,在狱中,他一直坚持看书,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还常写信给侄女彭梅魁,让她代购书籍。

123

  外国领袖的阅读路

  拿破仑

  指挥了近60次战役,几乎每次都带着一个随军图书馆

  10岁时,拿破仑到了巴黎的布里恩诺少年军校读书。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16岁的他不得已中途辍学,当了一名炮兵少尉,从而开始了艰苦的自学生活。

  他寓居在瓦朗斯城的一座咖啡馆内小屋里,常常一个人坐在闷热的房间里,两眼紧盯着书本,废寝忘食刻苦读书。

  咖啡馆附近正好有一家出租书籍的铺子,这为他广泛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在租书的铺子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完全顾不上老板的白眼。

  1798年,拿破仑调任法国远征埃及军总司令,在“东方号”旗舰上,他设立了一所小小的图书馆,所藏的书籍全都是他亲手挑选的。40多天的海上航行,由于晕船,拿破仑无法读书,他就躺在床上,让人为他大声朗读。当1807年法俄之战处于相持阶段时,拿破仑曾因在前线无书可读而大发雷霆,他写信质问巴黎有关人员,命令他们把所有新出版的书籍和新书预告迅速送来。拿破仑一生指挥了近60次战役,几乎每次都带着一个随军图书馆参战。

  林肯

  告别时,突然见到一本渴望已久的书,再也挪不动步了

  林肯是美国的第15任总统,小的时候,家里没钱送他上学,他只能想方设法借书读。

  有一次,妈妈让他去邻居家送木柴。告别的时候,林肯突然见到一本渴望已久的书,再也挪不动步了。他站在邻居的书架前,入迷地读了起来。邻居见他这么喜欢这本书,就大方地借给了他,让他拿回家去读,还叮嘱他不要把书弄脏了。林肯感激地说:“我一定好好保管。”

  林肯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看起来,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一直到妈妈催促他上床睡觉,他还舍不得把书放下。临睡前,他小心地把书放在柜子上,上面还盖了一张旧报纸,这才安心地躺下了。

  半夜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他赶紧跳起来,扑向那本书。可是书已经被从屋顶漏下来的雨水淋湿了!他捧着书,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他拿着书到了邻居家,局促不安地说:“真对不起,我把您的书弄脏了。可是,我没有钱赔给您,就让我给您干三天活儿吧。”

  邻居见到小林肯诚恳的样子,就亲切地对他说:“算了,这本书就送给你了。”林肯高兴极了,连声道谢。

  列宁

  监视员发现他不见了,鸣起了警钟,他却安坐在图书馆里读书

  列宁是利用图书馆的典范,这从他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一段回忆中可以看出:1916年秋和1917年初,伊里奇集中全部精力从事理论工作。他尽量利用图书馆开放的时间。他每天9点到图书馆,一直坐到中午12点,12点10分回到家里,午饭后再到图书馆去,一直坐到下午6点……

  他的一生都在利用图书馆:从学生时代开始,从国内到国外以至在监狱和流放期间,他始终在图书馆中度过。他一生使用过几十所著名的图书馆。

  1877年2月,列宁在去流放地前几天准备的日子里,还到鲁勉采夫图书馆收集了许多资料。大约3月下旬到4月初,途经克拉塔雅尔斯克村,他利用等船的几天找到了一家私立图书馆:著名的尤金图书馆。该馆有藏书10万多册,还有许多手稿,其中包括俄美公司一些硕果仅存的文件。

  在等船的几天里,他每天不顾要步行5俄里(约为5.3公里)去这个图书馆看书。有一天监视员发现列宁突然不见了,于是惊慌地鸣起了警钟,叶尼赛省的警察机关都慌张起来。这时列宁却安坐在图书馆里读书。

12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