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资讯  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广岛原子弹爆炸 揭美对日用原子弹内幕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7-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开栏语:历史上有无数个今天,无数个今天凝聚成历史。每个今天都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品鉴。华声在线历史频道以“历史上的今天”为切入点,寻找曾经此时此刻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警醒、或感动、或离奇、或让人开怀一笑……所有这些,我们都将一一呈现,以飨读者。

 在7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6日 (农历六月廿九),广岛原子弹爆炸。

广岛原子弹事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1945 年夏,日本败局已定。美国总统杜鲁门和美国政府想尽快迫使日本投降,也想以此抑制苏联,选定日本东京、京都、广岛、长崎、小仓、新潟等城市作为投掷原子弹的备选目标。此前,美国、英国和中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2010年8月,美国决定派遣驻日大使罗斯出席“原子弹和平纪念仪式”。这是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首次派高官到日本参礼。 

1945年日本遭两次原子弹轰炸事件

广岛是日本本州西南部广岛县首府所在地,南临濑户内海的广岛湾,面积740平方公里。广岛1589年建城,1889年建市,自19世纪中叶逐渐发展成为军事重地。广岛市内河川纵横,素有“水都”之称。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当量为1.5万吨。炸弹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万人口中有7.815万人当日死亡,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城市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核武器用于实战,广岛成为第一座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

8月9日,美军又出动B-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日本人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亲身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6.9446万。

美国投向日本的第三颗原子弹失踪之谜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为迫使日本投降,分别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可事后有人发现,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三颗原子弹,光长崎就两颗,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

半个世纪以来,美苏两个核大国,都竭力设法回避这个问题,但人们一直试图想弄明白事情的真相。随着时光的流逝,美国原子弹研究的秘密逐步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权威性的材料,莫过于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的回忆录.。

1945 年7月24日,格罗夫斯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就提出了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的4个目标:广岛、长崎、小仓和新泻。到7月底确定了其中的3个目标,格罗夫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仓是第二目标,长崎是第三目标”。为此,美国从一开始就准备了三颗原子弹。美国空军509飞行大队还准备了 7 架飞机,用于投掷这三颗原子弹。

在用一颗原子弹轰炸广岛之后,美国又积极地进行了轰炸另外两个目标的准备工作。格罗夫斯在其工作安排中写道:“在洛斯阿拉莫斯‘胖子’(美国内爆式原子弹的代号)所用的钚最后处置完毕后,就用 C—54 型专机运到提尼安,另外两个‘胖子’所需要的一些其他重要零件,则由两架 B—29 型飞机运送。”由此可以肯定,美国在对小仓和长崎的轰炸之前,运到提尼安空军基地的是两颗原子弹。

这两颗原子弹是如何投下的呢?

据一些史料记载,8月9日凌晨3点49分,两架 B—29 轰炸机和两架侦察机从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的跑道上飞快地掠过,向轰炸飞去,当它们到达小仓上空时,天空中阴云翻滚,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标,结果机长威内斯驾驶飞机,用了 45 分钟时间在小仓上空来回飞了三次,最终决定放弃轰炸小仓而飞向第二目标长崎,长崎上空同样是云雾重重,但是这一次飞机是不可能带着核弹返回的,于是临时决定采用雷达轰炸,当飞机做好了投弹准备的时候,空中的云雾突然散开了,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清朗的大洞,轰炸员比汉透过这个大洞,看到了山谷中的一条跑道时,就果断地把两颗核弹投了下去……

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约有万人死亡,6万人受伤。对于这次轰炸,美国方面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做过任何说明和解释,只有格罗夫斯在事后听到伤亡人数时说:“这个数字比我们原来估计的要少得多。”这就证明了美国方面原来估计的数字,是两颗原子弹同时爆炸的死亡数字,而事实上只爆炸了一颗。

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日本长崎知事致防空总本部长官、九洲地方总监、西部军管区参谋长的报告写道:“本日10时50分B—29两架,自熊本县天草方向北进,经岛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入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新型炸弹2个。”

许多人由此认为,原子弹是投下了,但它们落地之后的情况却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得的:这两颗原子弹中只爆炸了一颗。

由于爆炸的这颗原子弹,偏离目标约2000米,所以较之广岛被害程度极轻,很少发生死亡与倒塌房屋事情。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这可谓是天赐良机,日本虽然遭到了美国原子弹的轰炸,但同时也因祸得福,得到了一颗原子弹,如果条件可能,日本也可以造出自己的原子弹。可是日本成为战败国已成定局,而且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了美国飞机轰炸的破坏,要制造原子弹已不可能了。后来,日本人从关乎民族利益考虑,决定将原子弹交给苏联。

据说当时日本将那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交给苏联时,苏联还对日本作出过某些承诺。由于苏联已经从参加过美国原子弹试验的英国科学家法拉奇那里得到了美国原子弹试验过程中重要的科技情报,又从日本人手里得到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的实物,加上苏联人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在1949年8月29日4时,首爆炸成功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听到这一消息,美国总统杜鲁门被惊呆了,连连自语:“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因为他知道要成功研制原子弹有多困难,自从1938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发生了裂变之后,美国、英国、法国和逃到美国的德国科学家们,经过了7年的艰苦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为此美国动用了50万人,花费了23亿美元,这样巨大的开支对于刚刚在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苏联,显然是难以承受的。正因为如此,格罗夫斯将军曾预言过,苏联要造出原子弹至少需要 20 年。

至此美国才知道,为什么当初在长崎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与他们预先估计的有如此大的出入,为什么苏联这么快就可以研制出原子弹与他们抗衡……

历史是很残酷的,且优劣势在互相转化。当年美、苏两国的核对抗,使日本有了发展的空间,因战败国不准其发展国防力量,却节省了上万亿元的军费开支,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使之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苏联则因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其经济崩溃,最后导致了联盟的解体。

历史点评:核武器,无论对手是谁都不该使用。平民是无辜的,战争伤害的往往是平民。愿历史悲剧不会重演。

延伸阅读:解密杜鲁门为什么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12345

解密杜鲁门为什么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1945年6月18日,美国海军金上将放弃了原定的作战计划,不再进攻福磨萨,新的计划是直接进攻日本最南端的九州。

6月2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将进攻九州的日期定在1945年11月1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

根据这项作战计划,克吕格尔将军指挥的美军第6军将在九州实施两栖登陆。4个月后,美军第8军、第10军进行第二次进攻,并且还要从欧洲抽调一个军。进攻的地点选择在距日本首都东京不远的地方。按照这个计划,要到1946年11月15日,即欧洲战争胜利一年半之后,才能打败日本。

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作战计划。届时,战斗一定会非常惨烈,而且人员伤亡也很严重。

丘吉尔回忆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打算用可怕的空中轰炸和大量军队的进攻来打击日本本土。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他们拼命抵抗,直到战死。不仅是对阵作战如此,而且在每一个洞穴里,每一条壕沟里都是这样。我心中有着冲绳岛的可怕情景,有好几千日本士兵不愿意投降,等他们的指挥官行完切腹礼后,站成一排,拉响手雷炸死。要一个一个地消灭日军的抵抗,一寸一寸土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马歇尔将军也作了一个令人沮丧的估计,他说在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可能要牺牲50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可是,原子弹出现后,这一切都改变了。7月17日凌晨,陆军部长史汀生带着原子弹的机密电报来见国务卿贝尔纳斯,他说:“我们应该向日本人提出可能使用原子弹的警告,在保留天皇的前提下,促使他们投降。”然而,贝尔纳斯对史汀生的建议不屑一顾。

同贝尔纳斯相反,当史汀生把这个消息告诉丘吉尔后,首相得意洋洋,“这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了。”丘吉尔眼里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看来,我们一夜之间就已经有把握缩短东方的流血战争了。”

史汀生走后,丘吉尔意犹未尽,忽然想起要去参观弗里德里希大帝的无忧宫。很快,车子便开到无忧宫。其实,丘吉尔并非真的想参观无忧宫,只不过是一时的冲动而已。丘吉尔只用了15分钟就参观完了。丘吉尔站在大厦里,眼睛盯着五光十色的地板,仿佛心不在焉。此时,丘吉尔的思绪早已飞到波茨坦会议上了。

尽管波茨坦会议主题是处理战后欧洲和德国的一些重大问题,但是,有关对日作战问题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会议期间,苏、美、英三方围绕日本投降的条件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7月17日晚,斯大林神秘兮兮地对丘吉尔说:“在我们来波茨坦之前,日本大使送给我们一份日本天皇发来的电报。尽管电报没有说是给谁的,但我想,要么是给我的,要么是给加里宁主席,或者苏联政府其他什么人。电报说,日本政府不能接受无条件投降。”

第二天,丘吉尔在同杜鲁门总统共进午餐的时候,提起了这件事情。杜鲁门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一种试探性议和。”但是,杜鲁门迷惑不解地问丘吉尔:“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呢?”

“斯大林也许不想因此而影响美国”,丘吉尔说:“我敢保证,我们英国人是愿意打下去的,直到日本投降。”

不过,丘吉尔也担心,“如果盟国强迫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话,美国可能会蒙受巨大的牺牲,而且英国也将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接着,丘吉尔便用商谈的口气对杜鲁门说:“关于日本投降的条件,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表达?我们既可以得到和平与安全,又能给日本人保全一点面子,不至于使日本军人的荣誉扫地。”

“不!一定要坚持让日本无条件投降。”杜鲁门断然拒绝了丘吉尔的建议。杜鲁门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想法。只有坚持让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可能会继续打下去。那么,美国就有理由投放原子弹,从而迫使日本向美国投降。

当听到丘吉尔提起日本军人的“荣誉”问题时,杜鲁门有点不耐烦了,他对日本袭击珍珠港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他直截了当地对丘吉尔说:“珍珠港事件以后,日本军人已经没有什么荣誉可言了。”

还在5月份,美国助理国务卿格鲁起草完波茨坦公告草稿后,史汀生打算加上保存“现王朝下的君主立宪制”这句话,以此作为日本投降的条件。但后来,杜鲁门将其删掉了。

美国负责研制原子弹的专门委员会在试爆之前曾建议:“在条件具备时,应立即使用原子弹对付敌人,而且不必向对方发出警告。”至于轰炸目标,委员会建议选择在“能够造成巨大破坏力的地方”。

当时,美国人认为,原子弹可以从两个方面威胁敌人。一是作为技术上的武器,如在荒岛上投放,以威慑敌方,但这很难结束战争;二是军事上的武器,直接打击敌人。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必须用原子弹袭击敌人。”至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投放原子弹,那是美国总统决定的事情了。

杜鲁门在谈到原子弹的用途时,把它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武器。他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以使用它。”

在波茨坦,当杜鲁门把他的这种想法告诉丘吉尔时,这位首相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如果原子弹有助于结束战争,我主张运用它。”

7月2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格罗夫斯将军正在这里起草投掷原子弹的指令。

起初在选择目标时,美国陆军航空队总司令阿诺德将军曾主张把京都也列入其中,因为它是日本的军事活动中心。但是,史汀生坚持认为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和宗教圣地,不同意向那里投放原子弹。史汀生的建议被接受,所以,京都就从轰炸名单上勾掉了。

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广岛、小仓、新泻和长崎四个城市作为轰炸目标。这些城市是按照作为第一次袭击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的。美国人确立这样一个名单,其依据是这些城市所发挥的军事作用的大小,同时考虑到投弹时的气候条件。

目标选定以后,杜鲁门、史汀生、马歇尔、阿诺德就投掷的时间和第一个目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斯帕茨将军指挥的空军战略大队,负责按照上述目标进行投弹。7月24日,美国陆军部给斯帕茨将军下达指令:“美国陆军战略空军司令官卡尔·斯帕茨将军:第20航空队509混合大队应于1945年8月3日以后,在气候许可目击轰炸条件下,对下列目标之一投放第一颗特种炸弹:广岛、小仓、新泻和长崎。”陆军部要求,在准备就绪后,应立即运去投放于目标的炸弹。但是,关于上述地区以外的其他轰炸目标,则由陆军部另行通知。

另外,指令还强调:“一切发布有关对日使用武器的情报均由美国陆军部和总统掌握。非经事先特别批准,司令官不得对此发布公告或透露消息。”

7月25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陆军部的指令,并指示陆军部长史汀生执行这项命令。当天,史汀生在结束波茨坦的使命后,便返回美国。不久,这位77岁的陆军部长向总统递交了辞呈和一份备忘录。

无独有偶,同一天,丘吉尔在波茨坦发表了他作为英国首相的最后一次演说,于下午携女儿玛丽飞回伦敦。临行前,他丢下一句话:“希望我能回来。”他的妻子赶到诺索尔特机场迎接,然后丘吉尔同家人们在一起平静地吃了一顿午饭。

7月26日,英国大选揭晓,艾德礼担任新首相。这个结果对可怜的老温斯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丘吉尔于当天发表了告全国人民书,遗憾地说:“我没有机会完成对于日本的工作。”

晚上7时,丘吉尔步入王宫,向英国女王提出辞呈。他最终没有回到波茨坦,取而代之的是艾德礼。这一年,丘吉尔70岁。

拓展阅读:遭原子弹袭击前后的日本对比照

12345

遭原子弹袭击前后的日本对比照

1930年的广岛街头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当量为1.5万吨。炸弹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万人口中有7.815万人当日死亡,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

8月9日,美军又出动B-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日本人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亲身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6.9446万人。

被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一本相册、陶器碎片和一把剪刀

袭击前,广岛艺伎在宫岛大鸟居前散步,大鸟居门建于1875年

被原子弹袭击后,无声的平原1945年9月17日AlfredEisenstaedt摄 

袭击前的宁静,帆船穿过广岛严岛神社大鸟居门。摄于1930年

被原子弹袭击后,可以看见的白骨。1945年长崎BernardHoffman摄

另一个角度拍摄的大鸟居门摄于1930年

1945年9月长崎BernardHoffman摄

12345

长崎港近处是一所基督教堂摄于1920年

1945年9月24日图为:浦上大教堂(罗马天主教)BernardHoffman摄

长崎寺摄于1865年

长崎两名妇女在化为废墟的墓地前AlfredEisenstaedt摄 

在长崎举办的一次长跑比赛摄于1900年

生者羡慕死者 那些没有当场身亡的人们,之后产生了各种症状:头发脱落、牙龈出血,失去了86%的白细胞

长崎庙街这条路通往山上墓地摄于1860年 

长崎AlfredEisenstaedt摄

12345

原本坐满乘客的公交

身体器官被毁灭之波所破坏,建筑被开膛压碎。1945年广岛

Osuwa寺摄于约1900年

BernardHoffman的笔记:今天,我们看到广岛…… 

广岛泛舟之旅,妇女们身穿传统和服。摄于1905年

广岛JREyerman摄

1234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