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教育

生活中处处可成为劳动教育 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11-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习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一项极具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的教育举措,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一提法将教育目标的“四育”增加了一个“劳”字,而成为“五育”,一字之差,非比寻常。市委蔡奇在全市教育大会上也对这一点进行了强调。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学农学工等劳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近年来,劳动教育渐渐缺失,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劳动”无疑成了他们的短板,甚至是一个遥远的名词。就学校而言,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本来不多的劳动技术课程可能还被挤占;就家庭而言,家长对孩子往往只在学习成绩方面有要求,家务活则不让孩子做;就社会而言,轻松挣钱、一夜暴富的不健康思想在无形中蔓延。这些都造成了青少年对劳动敬而远之、不愿意劳动的现实局面。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为了考一所好大学,学一个好专业,找一份好工作,将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显然不是。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蔡元培说:“决定人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提升、全面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获取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一是学会技术技能,增强世界的能力。恰恰在技术技能的层面上,劳动教育不可或缺。

  劳动,是我们与世界的亲密接触。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虽然辛苦,却让我们知道,世界不仅在我们脑海中,也在我们的双手里。青少年通过劳动,看到自己亲手完成的劳动,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劳动,是我们锻炼意志品质的通途。习总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是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成就幸福人生的重要径。

  2018年8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包括劳动思想观念的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径做出了明确要求。概括起来有四条: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和家务劳动。从四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是课程,后三个方面都是具体的劳动实践。显然,劳动教育不仅是在学校开展,家庭、社会都是良好的劳动教育场所。

  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所在,不应只注重德智体美,而应深刻理解劳动与青少年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关联,认识到劳动可以帮助青少年收获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在这方面更应该转变观念。父母舍不得孩子受一点累、吃一点苦的宠爱心理说不定最终害了孩子。《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人生漫漫,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务劳动,从承担家庭责任、理解社会责任的角度,才是对孩子的大爱;社会上也是一样,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接受劳动教育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机会。

  由此可见,只要有心,生活中处处可为劳动教育。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今天一点儿也不过时。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教育的和谐发展。市从2014年开展的基础教育综合,在学校管理的性方面是积极提倡的,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投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沃土地。劳动正是这种将教育融于生活和社会的绝佳办法。

  从长远看,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踏踏实实地践行,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