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邵阳

梦想是这样雕刻成的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4-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范贤亮正在给雕塑上色。

4月15日讯(通讯员 罗中利)雕刻技艺在中国源远流长,经过千年的演绎,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记者见到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范贤亮时,脑海中没有把雕刻与他合二为一,给人感觉只是一个在外漂泊多年,偶然回到家乡的游子。但仔细端详,他清瘦的脸庞是那么棱角分明,深邃的眼神是那样沉静睿智。单看那双手,粗壮的拇指、粗大的骨节、粗粝的手掌,任谁也想不到,它能创造出那么多让人称赞的雕塑作品。

范贤亮的绘画作品。

与画画结缘

成功皆源于梦想,成于实践。有人曾说,如果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的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

范贤亮从小就有一个当画家的梦想,也正因为这个一直伴随的梦想,填补了心灵的缺憾。

1984年,他出生于隆回县雨山镇(现为桃花坪街道)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个贫困家庭里却有一个文艺元素:父亲闲时喜欢写写画画。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这是难得的一抹亮色,也正因为这样,范贤亮一直笃定,他的梦想,一定是受了这个影响。

梦想的端倪出现在小学。那时的农村,文艺作品书籍相当匮乏,当看到课本上的插图时,总会让年幼的范贤亮心里生起涟漪。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看到课文《三味书屋》中的插图时,就悄悄临摹。

后来,课本上的临摹完了,他就借邻居家小朋友的小人书临摹,每一次临摹的作品,虽然没有老师的指点和大人的称赞,但却在他心里埋下越来越多的自信,心想某一天一定会成为有名的画家。

当头棒喝随后便来。因为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觉得读书才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范贤亮对绘画的爱好,是“不务正业”应该“严令禁止”。 相比绘画文具的缺失,父母的反对对他的打击更大,却也激起了他“一定要当画家”的倔强。

梦想即使没有土壤,根却在他心里越扎越深。从家到学校的途中,不管是看到的树,还是飞过的鸟,还是啃草的牛,他都忍不住多看几眼,他总想拿起画笔,把它们画下来。

有一次,看到一款洗衣粉的包装上面印有一只雄赳赳的雕,它栩栩如生的眼睛,一下就勾住了他的心。他迫不及待的临摹起来,一遍又一遍。

后来,为了买到颜料和画笔,他爬到高高的树上摘椿叶换钱。

此时,画画不再是单纯的喜欢,而是刻在骨子的挚爱。

范贤亮的雕塑作品。

生活只剩画画

夏天的风拂过这个寂静山村的时候,范贤亮初中毕业了。是按照父母的想法读普高,还是按自己的想法读中专,一门心思学画画?

此时,初中的班主任也找到家里,跟父母说,“孩子有画画的爱好和特长,不如就走专业这条路。”

老师一句话,比得上他千万句话。父母竟然也欣然同意了。

2001年,范贤亮背着画笔和梦想来到邵阳工业学校,正式踏上了专业学习的路上。

一直是“野”路子画画的范贤亮哪知道,有多少只“拦路虎”在他面前张牙舞爪。

第一堂课是素描,当看到别人的画出来的画立体感十足,自己憋出一身汗画出来的却毫无美感时,心里直着急。老师点评时,也没有给这个乡里来的孩子一点客气“画得这么差,还来画画。”

以前有多少自信,现在就有多少沮丧。

这样的打击对一般的孩子来说,或许,已经将手中的画笔,从窗口远远地抛进了那深不见底的邵水河中。但他没有,经过短时间的调整后,他手中的笔反而握得更紧。

从此,他白天上课时画,晚上大家休息了他还在画,有时一画就是一个通宵,饿了就啃点饼干,累了就在桌上趴会。睡梦中,放学路上的那棵树,那条牛依然故我。

一年后,偶然听说陈西川先生故事后,就贸然去了陈老师的画室。

在画室里,范贤亮深深地被画作吸引了,每一幅画似乎都发着光,这些光照亮了他的眼睛,也照进了他的心,觉得这才是他所追求的。

他想拜师。

陈西川先生是“中国的米勒大师”,著名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范贤亮知道,大师绝不轻易收徒,他此时的水平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又怎敢攀大师的高枝。

常言道,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没想到,陈老师听说了他的想法和故事后,却欣然应允。

从此,范贤亮生活中只剩下三件事,画画、睡觉和吃饭。他说:“吃饭睡觉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是为了画画。”

范贤亮的雕塑作品。

偶然成必然

艺术就像建房子,需要扎实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有更好的平台。

2004年,范贤亮以湖南省美术专业第三名的优益成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正因为他有扎实的绘画基础,老师建议选择雕塑系。

从绘画到雕塑的转型,范贤亮却显得从容和自然,因为此时,他觉得雕塑更能展现立体的美。

在美院里,他如脱缰的马儿驰骋在知识的海洋,他以至诚之心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件作业,而且都将他自己的思想融于其中,绝无敷衍。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灵感其实就是顿悟。可这东西像一个矫情的怪物,来无影去无踪。想要拥有,还需平时积累。

“身边的生活就是我做雕塑的来源,白天看真实的物件,晚上躺在床上脑子就反复地琢磨它的结构。”

范贤亮做雕塑本着写实、求美的理念,做出来后,观众就是最权威的专家。如果有人说“这里看起来不舒服”,他就赶紧修改。

在经历了艰辛的创作之后,一件件富有新意的作品诞生了,他就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苦修与坚持,还只是成为艺术家的基础而已,更需要累积之下的顿悟和突破。

法国元首蓬皮杜曾说过,命运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

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范贤亮正是经受了这种命运的考验,才把偶然变成必然。

2008年范贤亮受邀制作了电影《新少林寺》中的一系列佛像道具,2009年参与制作广州亚运会主题浮雕,2010年制作的阿波罗大型雕塑,重庆海龙村广场的雕塑(农民),广东河源高速出口的大型浮雕(紫气客家),2015年参加国际天工开物雕塑赛荣获国家优秀奖(亳州盅),2019年创作隆回人防十大名人雕塑。一件件佳作问世,是对他最好的回馈。

2017年范贤亮荣获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成为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

家乡是范贤亮曾经想逃离的地方,但现在他选择了回归。回到家乡后,他创办了湖南众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围绕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元素创作一批作品。

这些作品,必将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