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长沙

文物腾退、保护修缮、生态建设……北京精心呵护大运河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核心阅读

大运河滋养着北京,北京也呵护着这条河。作为大运河的最北段,北京段全长占比不到1/10,但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保护、传承、利用难度不小。

运河的文化符号,孕育出丰富的非遗资源,闪耀在人们当下的文化生活里。如今,文物腾退、文保修复、文化设施、生态建设以及历史风貌恢复等工作全力推进,北京正努力走出一条特色的传承弘扬运河文化之路。

2014年,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大运河遗产河道全长1000多公里,北京段为82公里,占比不到1/10,但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流动的河水与文化联结起了沿线的8个省份,保护工作自然也是各省市共同的责任,其中北京要如何发挥示范作用?

2017年,北京成立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包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组在内的8个专项工作组成立。重点文物腾退、文物保护修缮、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历史风貌恢复等工作扎实推进,北京正努力走出一条特色的传承弘扬运河文化之路。

各地文化沿河而来,京味文化流向八方

老北京人常说“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形象地说明了北京城与大运河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的大运河,不仅是供应北京漕粮的经济补给线,还是影响北京城市气质的文化交流线。

北京市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显示,北京大运河共有现存遗产资源40处,运河文化深深嵌入水道、码头、仓场、闸坝、官署等。到通州区北运河源头瞧瞧1400多年历史的燃灯佛舍利塔,运河古韵扑面而来;再看看东四十条600岁的南新仓,这座全国仅有的皇家仓廒,满满都是漕运文化。

水的灵秀滋养着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浓郁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北京市文化部门统计,大运河北京段所涉6个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6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7项,运河的文化符号生长在了北京的各个角落。

大运河在五大水系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来自各地的文化荟萃于此,造就了海纳百川的北京文化,京味文化也由此流向四面八方。

作为北京面塑重要代表的“面人汤”面塑,据说创始人汤子博的技艺就是向山东菏泽(曹州)的面塑艺人学的,而这位师傅正是经由运河来到通州谋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