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理财

读《湖南本土经验与探索》有感:我们应创立《非遗学》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7-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文/孙文辉

收到田茂军教授寄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湖南本土经验与探索》一书,我抽空翻阅完了全书。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选集,谈的是湖南本土的非遗保护经验,结合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扎根于大地,离开本土谈非遗保护,大多是隔靴搔痒、对空放炮。

这本集子的起因,缘于2009年湖南省文化厅委托吉首大学所办的“非遗人才培训班”。学员来自全省各地,多是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一线基层干部。当时我应邀参加这个班的教学,为学员讲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新鲜事物,对于全世界也是如此。短短数年,事业蓬勃发展,很难形成自己的完备的教材和师资队伍,更不可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这项工作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学习、前进。

吉首大学位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举办高级一些的培训班,非其莫属。同样,参加培训的学员长期从事非遗保护的具体工作,对于本土的非遗项目虽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他们比外来人更要胸有成竹;然后,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缺乏理论上的认识,这将有碍于他们本身的成长、也无益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办这样一个培训班,真是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通过两个月的脱产培训,班办成功了;几年之后,又有了这本文集。教学相长,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集子的作者大多来自第一线,论文所反映的内容都比较扎实,如邓辉对“嘉禾伴嫁歌”的思考,侯碧云对“桑植花灯”的论述,刘毅峰对“新化山歌”的探寻,李凌云对“澧州皮影戏”的分析等,都显示出了他们对熟悉的本土项目新的认识;这种认识比原有的申报文本在理论上有很大的提高。还有陈晴的“车胤传说”,涂露霞的“丁兰木刻”,谭高荣的“桃林傩戏”,彭海湘的“洞水闹太祖公”等等项目的描述与分析,让人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还没有成为省一级保护项目的遗产;这些遗产,同样珍贵。当然,还有一些来自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兼工作者的论文,如黄青松的《国家级文化生态区保护建设要素探讨》,周荣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构建》,以及田茂军的《论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等,则从更高度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土的实践。

在吉首大学学生的论文和调研报告中,我特别看重罗应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献综述》这一篇。虽然这一篇是对网络材料的搜集与整理,虽然这种搜集并不全面,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中,做了一项非常繁琐却又是十分基础的归纳工作。这个基础工作:一是最大限量的搜集相关文献,二是做出一个基本的分类。这就引发了如副标题所示——读《湖南本土经验与探索》后的感想。

我注意到,每篇论文的背后都附有该文的参考文献,但学员们所引用的参考文献非常有限,这就说明他们背后的学养也有限。这种有限不是源于教与学本身,而是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贫乏。因此可以说: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新的事业、宏大的事业、长久的事业,我们就应当围绕它创立一门新的学科——《非遗学》。

首先,《非遗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有了丰硕的成果,需要理论的归纳、总结与提升。其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事业开创之前,人类保护自身的文化遗产已有丰富的经验总结。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考古学……都已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些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第三,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已经展开,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成果,形成了一支虽然分散、却已存在的研究队伍和研究人才。

我想:在中国,湖南应该带这个头;在湖南,吉首大学应当首先挑起这个重任。因为这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与非遗保护的需要。

(作者简介:孙文辉,湖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非遗保护研究专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