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岳阳

周同宾:《岳阳楼记》的家国情怀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2-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散文名家周同宾少年时即喜爱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至今仍能背诵相关章节。他说,《岳阳楼记》可谓是范仲淹文章中的代表作,他的好友滕子京于庆历五年(1045年)重修岳阳楼,请他作记,并附上一幅《洞庭秋晚图》,写此文时范仲淹并未登临岳阳楼,只凭借此图就写出了《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

  范仲淹少年时代就“心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虽被贬到邓州,但仍大志不衰,“孜孜民事”,实施“忧国忧民之举”。他在邓州百花洲畔建书院讲学,并在花洲书院门上亲笔书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格言。在这里,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展示了他伟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这一佳篇名句,已成为千秋不朽之作。范仲淹在邓州期间,经常深入民间,出入田亩,拜询父老,亲自耕耘,重安抚,轻惩罚,不及半载,邓境大治,范仲淹也因此深受人民的爱戴。因此在他调赴荆州时,邓州百姓遮道挽留,宋仁宗不得不让他留任两年。邓州人民为了纪念范公,就在他修建的百花洲和花洲书院的遗址上,修复了春风阁和览秀亭以及范文正公祠。

  历来伟大作家都是善于把自己的情寓于景中,既描绘鲜明的图画,又抒发自己的情怀,《岳阳楼记》就具有这一特色。它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只用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2个字,就把洞庭湖波澜壮阔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岳阳楼记》虽是一篇散文,却包含了辞赋的特点,作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整齐的排偶句,使文章节奏和谐,音调铿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辞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文章中的创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