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资讯  文化

围场构建生命共同体走出一条生态多赢之路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如今,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山水林田湖项目核心区哈里哈乡三义号村,整治一新的河道、河渠两侧花海景观在绿树、群山环绕下,一步一景,“山之魂、水之灵、林之舞、田之歌、湖之韵”在这片大地上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崭新画卷。

围场立足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推动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治草统筹兼顾,生态、生产、生活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在修复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多赢之路。

按照《承德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施规划》“一屏、两带、多点”总体布局,围场立足生态建设需要和产业发展实际,围绕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耕地水土流失、地面径流和水域减少萎缩等突出问题,以坝上防风固沙带和滦河流域水源涵养带建设为重点,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在全县形成了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龙头,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支撑(红松洼、滦河上游),三条主要河流流域为纽带(伊逊河、小滦河、阴河),多点布局,链条完整,覆盖全域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目前,全县水资源总量达到4.8亿立方米,草原384万亩,高标准农田16万亩,有林面积7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宝库”。

发源于塞罕坝南麓的伊逊河,是滦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伊逊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镶嵌其中,成为围场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成功范例。

项目以伊逊河流域为主线,地跨12个乡镇,规划面积2427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27%,总投资2.79亿元。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投资1.7亿元,完成山体、河道治理14.6万亩,改造农田5万亩,保护和恢复湿地2650亩,创新推广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围场经验”。

项目坚持“三同治”推进,实施“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推动了荒山变绿洲,通过山体整治,实现复绿7.29万亩,植被覆盖率提高9.6个百分点,监测区域内水体水质由劣V类提高到IV—V类。

项目坚持“生态+”理念,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生态+农业”提高产出效益,推行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大幅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进功能农业建设,每亩增收1100元;“生态+扶贫”拓宽收入渠道,鼓励支持贫困群众入园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和参与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手工艺品经营,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获得稳定增收,户均增收5000元,成为挣薪金、收租金、得股金、分现金的“四金”农民;“生态+旅游”实现综合提升,钓鱼台湿地公园、皇家猎苑小镇、满族文化村寨等文旅项目串珠引线,打造了环境优美的湿地、人文景观带,吸引游客由过境游向“吃住游玩”的休闲度假游转变,带动和促进项目区农户发展观光采摘、民俗体验、餐饮住宿等乡村旅游产业,农家游户达到500余户,整个区域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00万元,成为御路文化生态旅游带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