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生活资讯  教育

【GET2020】课堂内外黎渝幸:跨学科融合是劳动教育的生命所在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2-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课堂内外副总经理黎渝幸

“对于教育领域当中的所有从业者,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教育的大多数一定会是在广袤乡村,未来在我们的乡村学校、乡村领域一定会有教育从业者更多的可能性。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机制之下,我们始终认为教育的创新永远源于学科的融合。”

11月24日,在主办的“或跃在渊:教育的信心与发展”GET2020教育科技大会素质教育分论坛上,课堂内外副总经理黎渝幸以《最好的教育永远是现在》为题进行分享。黎渝幸表示,2020年是劳动教育的元年。她以课堂内外劳动教育品牌“i 劳动”为例,从教材、评价体系、课程、场地等方面分享劳动教育的可能。

以下是黎渝幸演讲速记整理:

我来自课堂内外。课堂内外创立于1979年,陪伴着我们两代人的成长。那个时候正是改革开放的元年,课堂内外是像一个永远年轻的教育前行人,我们见证了整个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接下来的数个月当中,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数次频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2020年理所应当的应该称之为劳动教育的元年。

一条新的赛道已经出现了,谁先出发,谁就有可能去领先。

我们再回到我们劳动教育的《意见》当中所看到,明确提出要求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教学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的基地,学校可以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去开展劳动教育,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机构去参与到劳动教育的服务。

那么在这一条崭新的赛道上,对于我们体制内来讲,劳动教育应该怎么样去落地?课程应该怎么实施?课程应该怎么安排?评价应该怎么去做?作为社会机构来讲,这个时候怎么样去参与到劳动教育当中去?

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特别是在想要去占据领先地位的时机,跨学科的融合,绝对是劳动教育的生命所在。

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一个新的赛道,课堂内外的劳动教育新品牌“i劳动“。首先是教材的研发,是由中国劳动教育关系学院进行编著,7月份已经面向全国发行,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中小学采用了我们这一套教材。

第二个领域,是基于劳动教育的智慧评价体系。根据我们的新政当中关于评价体系所提到的关键点,围绕劳动课程的开展,对于每一个学生开展的劳动成果,我们从社会劳动和社区劳动,以及学校劳动三个层面对孩子们的劳动评价进行整体的跟踪。我们也是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以及劳动价值进行AI大数据的跟踪。

第三个领域,根据我们的意见所讲,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要求。我们和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研究中心、家蚕基因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合研发了丝路蚕桑的劳动课程“小小蚕工“;以及针对我们月宫一号的地外生存劳动课程“小小月宫”,水稻种子的研发课程“稻米之国“,和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起研发的航天绿种的课程。这四个课程是我们在我们“i劳动”教育当中非常有特色的四个课程。

第四个领域,要多渠道的拓展实践场所。我们也是在集团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把我们的营地进行劳动课程的改造,围绕工业劳动、未来的劳动,以及环保生态劳动、传统劳动等等领域,将下属六个营地进行的劳动课程的再改造。

第五个领域,我们率先地提出了“劳动实践教室”这一话题。

教育的未来

在课堂内外的i劳动这个品牌打响之后,也给了我一个命题,课堂内外作为一个教育国企,对于教育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判断?

在我看来,未来面向我们的教育本身,“家、校、社”的壁垒终将打开,学校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模糊。

对于教育领域当中的所有从业者,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教育的大多数一定会是在广袤乡村,未来在我们的乡村学校、乡村领域一定会有教育从业者更多的可能性。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机制之下,我们始终认为教育的创新永远源于学科的融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