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生活资讯  教育

资深教育人谈疫情下的OMO:昙花再放还是柳暗花明?(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资深教育人谈疫情下的OMO:昙花再放还是柳暗花明?(上)

图片来源:pixabay

随着疫情的发展,多家教育机构宣布关门,行业内众多机构人人自危,久久不能复课着实给线下机构带来了不小的打击,纷纷急着转型线上寻求生路,然而产品体验不好对品牌和口碑损害极大,适得其反。

与此同时,无法实现正向现金流,存在泡沫;营销费用挤压教研师资费用,不能给到学生最优质的服务,难以“接得住”蜂拥而至的线上流量……也成了在线教育机构最大的考验。

在此基础上,OMO模式又重新成为了教育行业谈论的焦点,有人更是称它为“教育机构在疫情中活下来的唯一出路”。

现阶段,OMO模式到底能给机构带来什么?此次重新回归公众视线的OMO模式,到底是昙花再放还是将从此柳暗花明?蓝鲸教育采访十位教育机构管理者、资深投资人及分析师,探寻OMO模式的现状及前景。

线下龙头借机豪赌OMO

此次教育行业OMO大潮,最先反映的莫过于K12赛道的线下龙头们。精锐教育创始人兼CEO张熙就曾公开作出预想:5年投资6亿元之后,精锐的“学习力”系统不仅升级到11.0,成为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台;线上的精锐在线也在2019年实现2亿元收入,2020年精锐的在线业务有望实现10亿元收入,达到400%的增长。

春节后,精锐用一周时间成功平移了12万在读生,趁势推出区别于线下的在线课程,发展成精锐在线、线下门店网络并驾齐驱的OMO平台。而精锐的OMO战略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2月底,精锐发行2500万美元可转债,IPO时进场的老股东Yiheng Capital大手笔接盘,豪赌精锐OMO。

卓越教育也坦言,此次疫情加快了卓越建设OMO的步伐。过去,线下环境很好,公司内部推动线上业务发展存在阻力,因为老师们或者校区的营运人员习惯于在线下进行教学、沟通。这次疫情让他们尝试和学习在线上教学,给了他们经验,公司整个OMO战略取得进步。

卓越教育董事长唐俊京表示:公司互联网线上业务战略一直没有改变。“我们认识到线上是未来比较强的发展方向,所以线下和线上都会做一些融合。我们在系统上投入很大,投资了‘牛师帮’系统,一对一也在做OMO。去年的网校剥离并不是说战略放弃互联网的业务,而是把网校业务单独作为一个公司来运营。”

主营线下的教育机构如何将业务有效地转到线上?在卓越看来,需要将整个教学的环节做拆解。从教学、练习、辅导、考试,课后作业等几个环节进行拆分,测试哪些更适合线上,哪些更适合线下。

目前来看,测试、作业适合线上;知识传授线上线下皆可;辅导需要老师在线下感染、激励学生,更适合线下。按此分工进行OMO战略,估计卓越未来有20%的收入来自线上。目前10-15%的家长愿意留在线上的小班课。预计未来3-5年,比例会达到15-20%。

素质教育品牌蕃茄田艺术,同样看到了此次“OMO热”带来的机遇。蕃茄田艺术VP Thoma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疫情确实也让OMO再次成为行业热点,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遇上了移动互联网,才加速了品牌的触达面和服务深度。

教育企业的OMO,基于线上-移动-线下三位一体的全营销服务体系,从而实现降低经营成本、拓宽收益渠道、增加客户粘性、整合经营资源和促进产业升级。“这肯定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这点上我们一直是认同的。”Thomas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他了解,自2018年起,作为蕃茄田艺术的母公司,精中教育就开始搭建自己的OMO商业模式。在其看来,OMO也是一种管理方式:通过结构化数据对B端、C端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运营,一方面通过系统化和流程化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线上线下结合营销,线上线下互为营销场景和服务场景。

“OMO不只是把一部分课搬到线上”

说到OMO模式,是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但“并不是线下机构把一部分课程搬到线上就叫做OMO”。

在京翰教育董事长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